当前位置:  淮安市农业农村局 资讯中心 专题专栏 农业普法
淮安市农业农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时间:2023-02-28  来源:综合处室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系统依法行政各项工作,坚定不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淮安“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

1、深化权力清单管理。根据“三级四同”要求,认领、编制标准化清单114条(其中,行政许可73条,行政奖励17条,行政确认6条,行政裁决3条,行政其他15条)和公共服务事项43条,及时对认领的行政权力进行统一调整。对照省政府同意动态调整的536项行政权力事项清单,认真梳理我部门涉及动态调整的行政权力事项。对照“三级四同”权力事项总表和省厅行政权力事项,编制本部门最新行政权力责任清单,确保编制行政权力事项“不多、不漏、不重”,并在农网上向社会公布。

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成维护“一网通办”的通办窗口和“省内通办”18个代办事项的认领工作,实现18个“省内通办”事项办理方式统一、异地代收代办。梳理我局8个“淮上通办”服务事项清单,编制统一格式的“淮上通办”服务事项清单、材料清单、办事指南,提供最新“淮上通办”服务事项的申请表和申请表样本。持续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数据资源挂载、更新、归集工作,完成数据资源梳理、目录编制、资源挂载、数据资源更新、向上对接工作,完成编制129条资源目录,及时归集19166条18类电子证照数据。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任务清单,按序时进度及时完成清单各项工作。

3、加强重点领域执法。我局坚持将执法办案作为农业综合执法工作主要任务,开展了农资打假、“中国渔政亮剑”、铁牛卫士、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共组织开展3345次执法行动(其中,市本级676次),出动执法人员21056人次(其中,市本级3121次),检查各类执法对象6913次(其中,市本级990次),查办各类案件435件(其中,市本级39件)。其中,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14件。

(二)大力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一是强化依法决策意识,建立了局重大决策制度,所有重大决策作出前均进行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策等法定程序。二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作用。局法律顾问今年审查汽车租赁合同、应用开发项目合同、品牌授权协议等合同八份、审查《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三份、参与案件咨询与讨论多次、接受其他法律咨询多次。

(三)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制定涉农企业行政处罚“三项清单”,对于不予行政处罚的轻微违法行为和从轻、减轻行政处罚的一般违法行为,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到农业行政执法基本信息及时公开、农业执法行为过程信息全程记载、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全面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农业执法能力和水平整体大幅提升,农业行政执法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

2、创新行政执法方式。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完善农业综合执法指挥中心,对农业领域各主体进行精准有效监管。推进跨区域联合执法,开展首次苏皖边界地区农资打假联合执法行动,3月11日,在天长市开展苏皖边界地区跨区域农资打假联合执法行动。

3、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管”。在江苏省“互联网+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系统中认领目录清单47项(103条),检查实施清单50项。我局监管行为已实现全覆盖。

4、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理念,贯彻执行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的权利。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制定了内部特定机构统一公平竞争审查方案,明确审查职责、审查范围、审查流程等。今年以来对《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实施细则》等3份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公平竞争审查,未发现影响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现象。

5、强化执法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敢办案、会办案、办铁案的执法骨干。一是开展执法业务培训,分别举办了渔政、农机、农资等系列执法业务培训班。9月中旬组织开展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业务培训班,邀请省市农业执法专家,通过对农业执法进行实务分析,辅以详实的农业执法案例,剖析农业综合执法工作中的难题及解决意见,有力提升了农业执法人员工作素质和能力水平。二是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9月份,我局对当年行政处罚案卷开展评查工作。市执法支队抽调市、县执法骨干,并邀请3名江苏省案卷评审专家,组成3个评审组,对各地执法机构报送的处罚案卷进行了集中评审,精选优秀典型案例,并以典型案例评选为载体,深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具体案例,营造良好的执法守法环境。

(四)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1、不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根据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要求,我局结合全市农业领域工作实际,先后制定《淮安市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淮安市农机事故应急预案》、《淮安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淮安市农村能源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淮安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及时组建市级动物疫情应急队、市农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队和市渔业安全应急救援队,进一步增强全市农业系统突发情况应急应对能力。

2、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为提升应急队伍救援水平,围绕年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安排,定期组织动物疫情防控、渔业消防安全、农机事故、办公场所消防等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农业系统不同专业、行业条线应对不同灾害的应急处置实战能力。

3、持续增强全民安全防范意识。深化宣传教育,有效利用各种媒体、报刊、网络、广播、视频等手段和形式,在全市农业系统开展各类应急宣传教育活动。同时,组织网格员广泛开展安全常识和应急避险知识入户宣传,在《淮安农网》安全生产专栏,定期发布安全工作动态、普及农业防灾减灾知识、曝光典型违法案例,动员全社会关注安全,倒逼行业监管部门落实安全监管责任等。

(五)加强信访化解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信访联席办“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实施意见要求,下发工作通知,扎实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行动,深入推进治理重复信访和化解信访积案,多次开展信访隐患矛盾大排查活动,对排查出的问题制定问题清单,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包案领导。召开信访隐患矛盾会办会、推进会,层层压实责任,推动积案化解。截至目前,我局历史遗留的信访隐患矛盾已经全部化解。

(六)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局党委中心组全年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两次,集中学习《国家安全法》、《防范和处理非法集资条例》,专题学习贯彻省农业农村厅法治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法治、普法工作。制定本系统“八五普法规划”,确定“八五普法”期间我局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以及农业部门法纳入“八五普法”的重点内容,并在淮安农网上发布“八五普法规划”解读。

2、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在省农业农村法治工作会议上表演“法润三农普华章”节目,围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宣传淮安农业农村系统普法成效,以及淮安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新成就。

3、广泛开展法律宣传活动。一是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同活动。5月27日,在淮安区朱桥镇开展2022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组织农业科研、技术推广、执法监管等单位工作人员,走田头、下乡村,直面一线农民,解答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向当地农民散发宪法、民法典、禁毒、国家安全以及农业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手册。二是开展渔业法律宣传。组织渔业执法人员专题研讨、培训辅导5次,参与80人次。渔业执法机构专题学习《生命重于泰山》、《守望蓝海》电视专题片。分级分批组织渔民群众、渔业企业负责人,以及渔业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同志,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学习教育和业务培训,三是开展农机安全普法“五进”活动。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正在作业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进行执法检查,并结合检查开展宣传教育,发放宣传资料,赠送反光标贴和安全警示标识。抓住农机具年检契机,将警示教育与年度检验有机结合,对参加检验的农机驾驶人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宣传教育效果。淮安区、淮阴区、盱眙县等地举办多期农机驾驶人安全教育培训班,盱眙县开展农机安全宣教进校园“小手拉大手,安全伴你走”主题教育活动。

4、深入推进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联合市司法局印发《关于印发〈淮安市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方案〉的通知》,启动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示范户培育采取培育工作与日常执法监管相结合、邀请专家专题授课、培育对象与执法人员一对一结对培育、通过微信群等线上渠道培育等方法。明确2025年全市计划培育1300户,各县(区)达到一村一户全覆盖。2022年底50%的乡镇达到一村一户目标。按照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标准,采取专家专题授课、与执法人员结对培育、微信群等线上培育等方法,扎实推进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221名执法人员参与“结对子”,建立农村法治教育基地242个。目前,全市1300户示范户发牌工作全部完成。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本单位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法治建设纳入本单位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多次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有关重大问题。

(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做到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加强督促检查,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

(三)严格依法依规决策,把法治建设纳入本单位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对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督办。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文件。健全领导班子分工负责机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保证“三重一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挥本单位法规部门和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作用,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前,严格实行合法性审查,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做到未经合法性审核或审查不通过不上会。

(四)把是否具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难题的能力,作为考察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推进法治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五)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实施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做到带头依法办事。完善局领导班子学法用法制度,组织实施普法规划,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法治氛围。

三、存在不足和原因

尽管我们工作开展和取得效果较上年有较大进步,但仍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法治机构人员缺乏且机构不健全。市局法规处承担或牵头负责法治、依法行政、普法宣传、信用体系建设、扫黑除恶、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加监管、行政审批等工作。但法律人才缺乏,专业力量薄弱,日常工作多、任务重,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不足,工作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二)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还不够深入、不够全面。行政执法决定公示的范围、内容、方式、时限有待完善。执法全过程记录方面文字记录和音像记录资料的记录、保管、制作入卷方面需进一步完善。执法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有待提升。

(三)法制宣传教育形式还不够灵活多样。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四、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3年,我们将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如信用体系建设日常工作、法治政府建设的资料积累、“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工作的具体落实上等方面,在管理水平上取得新的突破。具体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送法到基层、到农村、到农户、到田头。借鉴省厅近几年的普法做法,开展切实有效形式多样的普法形式。如文艺表演、摄影书画、重大节日送法下乡等。

(二)深化推进“放管服”。一是科学细化审批服务标准和办理流程。对所有审批服务事项逐项编制标准化办事指南和审查工作细则,明确设立依据、办事条件、办理流程和审查标准等,彻底消除审批服务中的模糊条款、属于兜底性质的“其他材料”“有关材料”等,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有可预期的审批服务结果。制定市农业农村局权责清单,明确受理责任、决定责任、追责情形、免责情形等,在门户网站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权履职。二是推行网上审批,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将全部行政许可事项纳入淮安市网上办事大厅,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办事群众可通过网上实现行政许可申请及材料申报,许可证件可通过EMS快递送达,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所有审批事项实现全程不见面办理,促进审批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公开透明、全程留痕。三是打造“一站式”便民窗口。坚持“便民、规范、高效、廉洁”,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服务时限承诺制、预约服务制度、延时服务制度。

(三)推进建设法治农业农村。监督和规范农业农村行政行为,一切依法行政。在行政审批中,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被其他材料涵盖或替代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开具单位无法调查核实的一律取消。强化规范性文件的管理,把好规范性文件起草法制审核关,对过时的、失效的文件按程序依法清理。把好重大事项法制审核关,依法依规处理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

(四)充分运用信用成果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宣传信用知识、深化行政管理信息应用、完善“双公示”目录清单及台账、有效归集红黑名单信息、认真完成“双公示”测评、积极参加信用承诺书活动、开展农业农村信用审查、开展行业信用评价活动、重抓扶贫领域信用监管。

 

淮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