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大风天气来临,在田作物田间管理重要提醒
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据天气预报,明后天(9月19-20日)我市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雨量达到暴雨级别,局部可能达到大暴雨级别,并极可能出现短时间大风强对流天气,大部分农田将出现内涝积水问题。针对天气影响,结合在田作物当前生长情况,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紧急提醒广大农户对照加强在田作物田间管理,积极防御暴雨大风天气可能造成的灾害,科学应对减产减收风险,稳定在田作物产量。
第一:强化水稻田间管理
一要抓好水分管理。水稻在大风天气和长时间浸在小于18℃的深水中,不仅会引起水稻倒伏,而且会导致根系活力迅速衰退、光合效率下降,进而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因此,强降雨来临前要关闭全田进水口,强降雨过后应立即排降田间积水,当前确保只保留5cm厚的水层。
二要抓好病虫防控。雷暴大风易引起稻株出现大量伤口、使之极易受到病虫害侵染(如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谷粒病、稻飞虱)。特别是对细菌性病害常年重发田块,在强降雨过后必须加防一次,药剂可选择噻唑锌、噻霉酮等。如果当前在田水稻处于灌浆前期,同时剑叶过长、群体叶色过深的,要酌情加防一次谷粒瘟。如果稻飞虱出现,可选择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等药剂及时尽快防治。
三要抓好叶面喷肥。合理喷施叶面肥,是进入灌浆结实期的水稻提高粒重和结实率的关键措施。正常田块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60~100g/亩,1次即可;群体叶色偏淡的稻田,提倡叶面喷施2次以上,两次间隔7~10天,每次是含有氮磷钾肥的水溶肥100g/亩。注意:叶面肥喷施时肥水比不宜过大,以1:200~500为宜。
第二:狠抓旱粮作物田间管理
当前我市玉米处于灌浆末期,大豆处于鼓粒中后期,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措施:
一要及时清沟理墒,雨前疏通田间沟系,保持内外沟系畅通,雨后快速排涝降渍,做到雨止田干;
二要对7月中下旬播种还处于灌浆期的田块,雨后喷施硼肥、钼肥、复硝酚钠等叶面肥以促进籽粒灌浆;
三要对玉米处于灌浆期、大豆处于鼓粒期,雨后尽快做好玉米螟、锈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第三:注重蔬菜田间管理
一要排水除渍。应尽快排除田间积水,缩短蔬菜根系受淹时间,以防沤根烂根。
二要清洁田园。排干积水后,应及时用洁净水将溅到蔬菜茎叶上的污泥冲洗掉。倒伏的植株及时扶正培土壅根。及时摘除病叶、老叶、黄叶、烂叶、烂果,以改善通风条件,防止病原滋生。
三要喷施叶面肥。雨后土壤养分流失,同时植株根系的吸收能力减弱。因此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加0.5%的尿素溶液喷施,每隔5-7天一次,连用2-3次,以尽早恢复植株生长势。
四要防治病虫害。风雨有利于病原物的传播,暴雨造成植株的物理损伤,以及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均加速了雨后病虫害的侵染致病。因此应及时喷洒一些兼治真菌和细菌的预防保护性的杀菌剂,如百菌清、可杀得等。虫害应着重防治小菜蛾、夜蛾类、蚜虫、蓟马、豆荚螟等,采取吊挂黄色诱虫板、覆盖防虫网等物理措施防治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