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水稻田杂草进入危害高峰期,与水稻争夺养分和空间,若不及时防除,严重影响高产群体框架的构建。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田杂草防除工作,夯实秋粮丰产丰收基础,全市植保人员要指导农户选择对路药剂,及时开展水稻田杂草补治工作。
一、稻田杂草发生概况
据近期调度,当前全市稻田杂草达标面积85万亩,约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18%,主要以直播稻田为主。一是田间草相复杂。当前水稻田间普遍5~7种杂草混生,其中禾本科草以稗属杂草、千金子、马唐等为主,部分直播稻田马唐、稻李氏禾、红根稗草等呈上升趋势,阔叶草以鸭舌草、矮慈菇、丁香蓼、多花水苋、水竹叶等为主,莎草科杂草以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等为主。二是不同播栽期田杂草发生不平衡。5月底至6月中旬早播及适期播栽的机插秧田,经过1~2次土壤封闭处理效果较好,田间杂草发生密度低、草龄小。据金湖、淮阴、涟水等地调查,杂草发生密度2.2~5.6株/平方米。受梅雨天气影响,6月中下旬以后播栽的田块土壤封闭效果较差、甚至部分田块未及时开展土壤封闭,杂草发生密度高。据盱眙等地调查,部分未机插秧、直播稻田重草田块杂草发生密度分别达578.7株/平方米、692.5株/平方米。三是不同播栽方式田杂草发生差异大。旱(水)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程度明显重于机插秧田和人工移栽稻田。手栽田块杂草发生密度:禾本科2.7株/平方米,阔叶草9.2株/平方米,莎草科1.3株/平方米。机插秧田:禾本科14.2株/平方米,阔叶草28.8株/平方米,莎草科2.9株/平方米;旱直播田:禾本科47.3株/平方米,阔叶草94.7株/平方米,莎草科31.4株/平方米;水直播田:禾本科5.2株/平方米,阔叶草12.8株/平方米,莎草科2.2株/平方米;其中,旱直播田杂草发生严重田块禾本科杂草密度高达3420株/平方米,阔叶草352.8株/平方米;莎草科2700株/平方米。
二、稻田杂草防控意见
各地要强化监测预警,根据不同播栽方式、不同草相开展分类指导,坚持“治早治小”的原则,技术人员突出关注各地直播稻草龄、草相变化,指导广大种植户及时开展“杀封结合”或茎叶处理补除。
对适期播栽的田块,已经开展过土壤封闭处理且封闭效果较好的田块,在杂草2~4叶期,结合田间草相以封闭处理为主做好“封杀结合”除草,可选用“土壤封闭+”方案,可选用丙草胺(或噁嗪草酮、或氟酮磺草胺、或苯噻酰草胺)+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或氯氟吡啶酯)等药剂;前期受田间管理等因素影响封闭效果不理想的田块,要根据田间杂草密度、草龄、草相选择“茎叶处理+”方案进行“杀封结合”除草,禾本科杂草重发田块可选用氯氟吡啶酯(或氟砜草胺)+噁唑·氰氟等药剂,阔叶类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可选用2甲·灭草松、2甲·氯氟吡(含安全剂)等药剂,桶混含安全剂的丙草胺(或丁草胺)、或氟噻草胺,做到“杀封结合”压低杂草发生基数。
对播栽偏迟的田块,移栽前开展过土壤封闭杂草尚未出土的田块,要抢抓当前有利时机,及时做好二次封闭,药剂可选用氟噻草胺(或氟酮磺草胺)+苄嘧磺隆(氯吡嘧磺隆)、或双唑草腈;移栽前开展过土壤封闭杂草已经出土的田块,要结合田间草相、草龄做好“封杀处理”,药剂可选用氟噻草胺(或氟酮磺草胺)+噁唑·氰氟+苄嘧磺隆(氯吡嘧磺隆)。
对苗小苗弱的田块,因受水淹和田间管理水平影响,造成苗小苗弱的田块,要及时做好肥水管理,待苗情转化升级后,结合田间杂草发生情况,根据上述方案及时开展化学除草。对部分用药不当产生药害的田块,要指导农户及时喷施芸苔素内酯、二氢卟吩铁、碧护、磷酸二氢钾等缓解药害症状,并加强肥水管理,促进作物恢复生长。要持续加强对甲氧咪草烟、咪唑乙烟酸、甲咪唑烟酸等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风险管控,并强化对违规使用田块的残留风险监测,谨防对周边及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对往年后期杂草重发的田块,搁田前,可结合后期水稻施肥拌五氟磺草胺(或丙草胺、或丁草胺)均匀撒施,撒施时水稻叶片不能有露水或雨水,结合田管措施,做好水层管理,压低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后期杂草发生危害。
三、注意事项
1、温度较高时,应避开中午高温期喷药,一般选择下午4点之后进行。
2、配药时要做到二次稀释,严格按照药剂的标签或者说明书所规定用量使用,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用量。
3、要根据田间草相合理选择药剂品种,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注意除草剂不要与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混用,防止出现药害。
4、要做好平水缺,避免药后遇雨淹没水稻心叶产生药害。若6h内遇强降雨,应视田间情况及时补施。进行茎叶处理时需排水施药,药后1~2天及时复水并保水5天左右。
5、施药结束后请勿随意丢弃农药包装废弃物,及时带离农田妥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