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门诊
当前强降雨天气下秋收秋种田管措施
时间:2023-11-06  来源:局属单位

 

当前强降雨天气下秋收秋种田管措施

淮安市农技推广中心、农机推广站

据市气象部门报告,11月4-5日我市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气温将下降10-12摄氏度,11月7日早晨最低气温为3-4摄氏度,有霜或霜冻。截至11月5日17时,全市132个站点中有98个站点已达到25毫米以上。此次强降雨,虽有利于已播小麦出苗和生长,但对尚在田中的水稻收获与小麦播种工作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要一着不让抓住降雨后天气转晴有利时机,一方面做好水稻收获与小麦播种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小麦一种就管工作,加强冬前田管,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力争壮苗越冬,为明年夏熟丰收打好基础。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田管技术措施:

一要及时排水,抢抓水稻机械收获。此次强降雨后可能造成部分低洼水稻田积水,要疏通外围沟系,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积水严重的地块,可采用机泵等设施,抓紧抽排积水。待机械可以进田时,抓紧组织履带式收获机进场收获,不要盲目过早进地,避免机械对土壤过度碾压,同时减少水稻籽粒破损。收割倒伏水稻时,可通过安装“扶倒器”和“防倒伏弹齿”装置,尽量减少倒伏水稻收获损失,收割倒伏水稻时放慢作业速度。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晾晒烘干。

二要突击抢种,提高播种质量。目前涟水县、淮阴区、清江浦区适期播种已过,淮安区、洪泽区、金湖县、盱眙县处于适期播种后期,要抓住雨后晴好天气有利时机,对尚未播种的稻茬麦,突击抢收抢种,确保播种质量。一是提高秸秆还田和整地播种质量。稻秸秆要尽可能碎草匀铺,有条件的可用专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作业,深旋埋草整地后机械播种。二是对错过适期播种田块,要适当增加播种量。考虑即将低温条件下小麦出苗率大幅下降的因素,涟水县、淮阴区、清江浦区等县(区)11月中下旬播种亩基本苗要增加到30万以上,亩播种量控制在25~30公斤;淮安区、洪泽区、金湖县、盱眙县等县(区)11月下旬播种亩基本苗控制在25~30万,亩播种量20~25公斤。三是施足基肥,早发壮蘖。在施足基肥基础上要考虑迟播田块较大播量时总施肥量可减少10~20%,做到晚播田块也要以“肥”补“晚”。四是避免烂耕烂种。此次强降雨,尚未收获及未播田块土壤湿度较大,有可能造成烂耕烂种。如果因土壤过湿无法机械作业,首先要做好排水降渍,适当推迟播种。偏湿但可以机械作业情况下,不宜深旋耕,可采取浅旋机播方式。此外,对缺苗断垄较为严重的田块要尽早补种(浸种催芽)。

三要强化“一种就管”,力争壮苗越冬。一是清沟理墒,排水降渍。雨前抢播田块,部分麦田沟系尚不完善配套,有的田头沟不畅,有的内外沟不通,此次强降雨如不及时排水可能产生渍害。要突击清理内外三沟,对已开好“三沟”的,要及时清沟理墒,未开沟的要抓紧排水,天晴及时开好“三沟”,确保沟系畅通。二是适度镇压,控旺促壮。对于稻草还田量较大、播种质量差、播后未镇压或者镇压不到位、表土层疏松,天晴后根据土壤墒情适度镇压,确保根土密接,提高保墒防冻能力。对板茬直播和短共生套播小麦,可增开田间沟系利用沟泥加强覆盖,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增施土杂肥覆盖。对有旱茬早播且播量较大后期旺长趋势的小麦,除镇压措施外,还可以在冬前抢晴暖天气,每亩用春泉矮壮丰50~80克兑水30公斤叶面喷施,可有效控制生长速度和植株高度,促进根系发达,增强抗逆性和后期抗倒能力,也可使用灵滟(烯效·甲哌鎓)、矮苗壮、多效唑等化控制剂控旺。三是早施苗肥,抓平衡,促转化。对于白田下种或基肥用量不足及基本苗不足的麦田,目前处于2~3叶片,可补施一次苗肥或分蘖肥,一般每亩施尿素5~7.5公斤,促进大分蘖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