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大面积小麦秋播时落实了“土壤封闭为重点,秋冬茎叶喷雾为补充”的除草策略,有效控制了麦田杂草发生危害,但受天气影响,部分迟播、播种条件较差和冬前未开展化除的田块杂草发生较重。当前我市小麦即将返青,已进入麦田杂草春季化除的关键期。春季麦田杂草生长快、抗药性强、防除技术要求高,各地要坚持一个“早”字,做到早宣传、早发动、早行动,农技人员下沉一线指导农户科学防控草害,为夏熟丰收打好基础。
一、杂草发生情况
据近期全市植保部门普查,当前田间禾本科杂草主要以菵草、日本看麦娘、看麦娘、硬草等为主,全市平均密度为14.7株/尺2(去年为18.9株/尺2),个别重草田达220株以上;阔叶杂草主要以繁缕、牛繁缕、猪殃殃、荠菜、婆婆纳等为主,全市平均密度为9.3株/尺2(11.2株/尺2),个别重草田达120株以上。随着气温回升,杂草将进入生长和萌发高峰期,地区间、田块间发生不平衡性较大。
二、春季化除关键技术
针对当前特殊情况,各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密切关注天气和田间小麦生育进程,抢抓晴好天气,科学安全开展春季化除工作,强化关键技术落实,保证除草效果,严防药害发生。
1、化除时间:掌握在小麦拔节之前,坚持“宜早不宜迟”的原则,把握在“冷尾暖头”,抢晴天,及时组织防除,寒流来临前不能用药,以免发生冻药害。
2、防除配方: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唑啉草酯、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唑啉·炔草酯、环吡·异丙隆、氟唑·异丙隆、氟唑·炔草酯、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甲基二磺隆·异丙隆等药剂进行防除;防除阔叶类杂草,可选用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2甲·双氟、唑草·苯磺隆、苯唑·2甲钠、双氟·唑草酮、双氟·氟氯酯、啶磺·氟氯酯、氟吡·双唑酮、氟吡·双氟等药剂进行防除。要使用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单剂混配防除或使用其复配剂防除,禁止选用长残留除草剂,以免造成后茬作物药害。
3、注意事项:做好田间开沟降渍,防止施药后田间因灌水或降雨积水,引发药害。科学管控好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止漂移造成药害。另外,异丙隆、甲基二磺隆、二磺·甲碘隆、唑草·苯磺隆等在强寒流前后用药易导致小麦冻药害;炔草酯、唑啉草酯等与激素类除草剂混用易产生药害;氯氟吡氧乙酸与苯醚甲环唑混用时易产生药害。
三、加强服务指导
1、强化草情监测。各地要强加草情监测调查,准确掌握杂草发生动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草相、草情,科学制定防治方案,及时指导农户科学开展防除。
2、加强宣传指导。当前气温已回升,已进入麦田化除的适宜时期,各地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等各种媒体开展技术宣传指导,提醒农户春季化除“宜早不宜迟”,将杂草防除在草龄较小的阶段;要加强防除技术的分类指导,提高防除的针对性,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化除效益。
3、大力推进统防统治。春季化除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要充分发挥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作用,应用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开展统防统治,保证不误农时,保障防除效果,实现省工、减药、节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