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水稻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意见
发布时间:2023-07-24 09:06   字体:【 】   来源:局属单位

当前,我市大面积水稻处于分蘖高峰期至拔节期,也是水稻主要病虫害进入发生危害与防控的重要时期。7月21日,市植保站在洪泽区召开了当前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根据会商结果,提出当前水稻病虫防治技术意见如下。

一、当前水稻病虫发生情况

1、稻飞虱:目前田间主要以白背飞虱为主,虫量轻于去年同期,褐飞虱还未查见。白背飞虱迁入期正常偏早,淮安区7月12日田间始见,平均百穴虫量1.59头;洪泽区7月19日调查,系统田百穴成虫10头、若虫25头(去年同期未查见)。截止7月20日,洪泽区灯下未诱到成虫,淮安区单灯累计诱到成虫124头,高于去年同期。近期全市大田普查,白背飞虱平均百穴虫量47.6头(去年同期为62.31头)。其中,金湖县平均百穴虫量197.7头、洪泽区9.3头,低于去年同期。褐飞虱目前灯下、田间均未查见。

2、稻纵卷叶螟:今年四(2)代迁入量少,为轻发生。淮安区灯诱7月8日始见,截至7月20日累计诱虫6头,大田赶蛾,7月12日始见,调查田块平均亩蛾量6.67头。全市7月18日-21日大田普查,见蛾田块11.5%,见蛾田块亩蛾量在10-20头之间,田间危害极零星,与去年同期相近,四(2)代发生程度为近年来同期最轻一年。

3、二化螟:二化螟在我市主要危害早栽的杂交稻田。据盱眙县对丘陵区域的早栽早插杂交稻田调查,一代二化螟偏重发生,每亩残留虫量180.5头(幅度0-9700头),金湖县一代每亩残留虫量为58.3头,均高于去年;其它县区为零星发生。据发育进度剥查,预计二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在8月5日-15日之间(南部早一点、北部迟一点),预计二代发生程度,全市大面积为轻发生,盱眙县丘陵区域、局部靠近村庄及旱谷田块的早栽早插杂交稻田中等发生。

4、纹枯病:发病期、发病率与去年同期相近。金湖县6月22日查见发病,与常年相近。全市7月18日-21日普查,病田率20.5%,平均病穴率为1.95%、病株率为0.23%,去年同期分别为2.07%、0.33%。其中,金湖县平均病穴率为8.1%,清江浦区个别栽插早的田块,病穴率达56%。直播稻田为零星发生。

5、稻瘟病:目前叶稻瘟零星发生,发生程度轻于近三年同期,近期多阴雨的气候将有利于叶稻瘟的发生。

6、细菌性条斑病:该病害主要在老病区发生危害。7月2日盱眙县穆店镇老病区查见发病,发生期与去年相近,早于常年,目前处于发病初期阶段,其它县区目前尚未见病。近期雨水多,水稻抗病性降低,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流行,预计今年该病害在老病区有偏重流行的条件。

二、防治技术意见

当前我市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发生情况复杂,正是统筹兼顾、治前控后的关键时期。各地要加强监测预报,强化分类指导,实施精准达标防治,降低农药用量。

1、防治策略:坚持“治前控后压基数,分类防治减药量”的防治策略。

2、防治对象:主治纹枯病、稻飞虱及局部区域的二代二化螟;主防和应急防治老病区杂交籼稻细菌性病害,对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一经发现,立即全田用药控制;查治叶稻瘟。

3、防治适期:7月底至8月上旬(水稻分蘖末期至拔节初期),各地根据不同主治对象,确定具体防治方案。

4、防治配方:要大力推广使用高效、长效、低毒、低用量的药剂及配方,积极推广省联合推荐的绿色防控产品,具体药种配方,由各县区植保部门制定。

5、注意事项:高温季节要做好安全用药工作,施药时要做好安全防护,提倡在早晚用药,避开中午高温时段,严防发生中暑和农药中毒;要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清除工作,减少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