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新闻
清江浦区:公共空间治理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
时间:2024-06-12  来源:业务处室

今年以来,和平镇将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区域内乡村公共空间“全面清、有序收、合理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富民产业发展壮大。

党建引领激活强村新引擎

在乡村公共空间治理过程中,严集村村“两委”通过召开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会议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讨论梳理,顺利整改、出租了闲置河道,实现了生态复美的良性循环。严集村的变化是和平镇开展公共空间治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和平镇深入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百日竞赛”活动,制定《和平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百日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积极组建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专班,由镇三套班子领导牵头,蹲点干部、村“两委”成员共同参与,创新建成“一立两线三挂四包”工作机制,按照边治理边开发的原则,引导各村居盘活资源,增进集体收入,持续推动镇域空间形态重构、空间布局优化、空间经济发展,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牢基础。截至目前,该镇累计清收问题 192条,收回面积 2776.6亩,收回率达100%,实现村集体入账收入180.039万元,村均收入36.54万元。

闲置资产拓宽百姓致富路

和平镇三闸村通过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整理出池塘、沟、渠等‘沉睡’资源102亩集体土地,盘活利用闲置土地,着力打造集休闲、健身、垂钓、采摘、农家乐为一体的特色田园综合体,提高资源利用率,纵深开展水、路、田园空间整治。渔悦农门项目建成后,不仅成为市民“周末好去处”,还带动周边村民就业30余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8万余元。以公共空间治理带动产业发展,清江浦区把深化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该镇对已收回的公共空间资源,超前谋划、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结合乡村产业培育,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休闲观光等新业态,进一步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为产业发展蓄势赋能。通过公共空间治理,放大环境资源优势,可以盘活村民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创新多元路径方式助力农民增收。

环境整治串起美丽风景线

自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唐庄村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村庄环境提质增效,新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座,整治各类支渠、斗渠4.2公里,改造旱厕入户323户。同时,盘活闲置至今的沼气站厂房及沼气罐周边约1200平方米的面积资源,将沼气罐改造成了睦邻驿站,厂房改成了唐庄村村史馆,不仅补齐村里的公共管理“短板”,赢得民心民意,还成为周围百姓的新去处。唐庄村越来越美,村民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傍晚时分,在联心广场,村民们有的跳广场舞,有的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着家常,共话美好的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