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市大面积水稻将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部分早栽杂交籼稻处于抽穗灌浆期,均处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8月22日下午,市植保站组织开展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控技术交流培训活动,参加活动的主要有植保系统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和农药经销商,共计40人,活动在洪泽区岔河镇小新圩家庭农场开展。
活动现场市站技术人员通报了穗期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结果,预计今年全市水稻穗期病虫害总体呈偏轻至中等发生,部分区域重发生趋势。现场讲解了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要求选准用药时期,2次施药时间分别在水稻破口前后的5-7天;科学选择配方,建议将高效药剂、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喷施,实现“一喷多促”,促进水稻籽粒后期灌浆。着重提醒大家注重“三个安全”,一是人身安全,选择早上8点前,下午6点后开展施药作业,避开高温保障人身安全;二是用药安全,针对高温天气选择科学配方,调配适宜浓度再喷施,避免发生药害;三是飞防安全,作业前需考察周边主要农作物,避免药液飘移,伤害非靶标作物。交流现场邀请南京农业大学程涛教授培训无人机智慧施药新技术,通过光谱检测与遥感预警,实现病害早期无损监测,构建病害光谱数据库,支撑减量施药决策,该技术开辟了优质水稻减药控害新路径。